作者
简介
安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社“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出版有诗集《极地之境》《美学诊所》《万物奔腾》及随笔集《女性主义者笔记》《人间书话》等。现供职于作家网。
壹
· 像杜拉斯一样生活 ·
可以满脸再皱纹些
牙齿再掉落些
步履再蹒跚些没关系我的杜拉斯
我的亲爱的
亲爱的杜拉斯!
我要像你一样生活
像你一样满脸再皱纹些
牙齿再掉落些
步履再蹒跚些
脑再快些手再快些爱再快些性也再
快些
快些快些再快些快些我的杜拉斯亲爱的杜
拉斯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
爱的。呼——哧——我累了亲爱的杜拉斯我不能
像你一样生活。
2003-8-1。北京。
贰
· 往事,或中性问题 ·
再有一些青春,它就将从往事中弹跳而起
它安静,沉默,已经一天了
它被堵在通向回家的路上已经一天了
阅读也改变不了早上的空气哭泣着就到晚上
流通不畅,流通不畅
再有一些未来的焦虑就能置它于死地
我之所以用它是想表明
我如此中性,已完全回到物的身份。
2004-8-8。北京。
叁
· 一天一夜 ·
一天一夜?没有问题,你可以呆在我这里一天一夜
这里?这里是哪里
甜蜜里,悲伤里,还是麻木里?
哦,你去过的,在从前,在挤出来的时间
空间中,你跟无数人影磨
交叉,重叠
以至你变得如此之扁,扁,却不透明
却不在耗尽五官的祈祷中死于纷乱
祝贺你亲爱的
我给你准备了一打用于记录口供的黑色牛皮纸
我很不想干这种事
我差一点儿就把他们当成同案犯叫到面前
直到风吹草动,提醒我,我的椅子正在松动
正在摇晃
那么说吧,就在此刻,吸足了墨水的笔
抡圆了的砍刀
这是我正赶往孤独的路上,我留出了一天一夜,你看
我的手,我的身,我的心:干干净净
一片空无。
2005-9-2。北京。
肆
· 曹雪芹故居 ·
2005年春节我做了两件与曹雪芹有关的事
一、第九遍读《红楼梦》
二、和小钟到黄叶村看曹雪芹故居
这两件事又分别引发两个后果
一、读《红楼梦》读到宝玉离开家赶考时哭了
(宝玉说,走了,走了,再不胡闹了。)
二、看曹雪芹故居看到曹家衰败时笑了
(我对小钟说,曹家的没落为的是成就曹雪芹。)
在黄叶村曹雪芹故居里
我一间房一间房地走过,正是暮晚时分天微微有些阴
行人绝迹,一钟一安一曹尔。
2005-3-26。北京
伍
· 天亮就去看医生 ·
她像一个急行军的寡妇,一到夜里就咳嗽
流涕,浑身酸软,要命的是
她整夜都能摸到自己的心跳
她翻身向内左肩疼
向外右肩麻
向下呼吸紧
向上后背僵
唉,这一个夜不成寐的病人不习惯
孤单,不习惯在空荡荡的床上看自己
像一只寒冷的蟑螂
手脚笨拙
双翅难振
她想象大兵团部队的蟑螂飞翔在
通往尘世的路上
天空空旷,该如何判断体质的强弱?
如何加大剂量把疾病速战速决
她像一个气息奄奄的寡妇有着
最后一口活力
一当天亮,她就要去看阳光这个医生
一当天亮,她的双脚就将像蟑螂的翅膀
在夏天
轻盈飞起。
2006-12-4。北京。
陆
· 梦很冷 ·
他们把板凳搬到梦里,暗示我,这并不牢靠
的支撑物不宜久坐
风物不宜放眼量
他们把板凳摆平,暗示我,这是预备收留你的
床,他们看我平躺上去,露出惶恐的
笑,无辜的哭,莫名其妙的过去
他们看我死去,心满意足,然后离开
在梦里,我死了过去,我问自己,我怎么
死了?这不是梦吗?
我清楚知道在梦里我死过一次,是的,就
在梦里。
2006-9-29。北京。
柒
· 父母国 ·
看一个人回故乡,喜气洋洋,他说他的故乡在鲁国
看一个人回故乡,志得意满,他说他的故乡在秦国
看这群人,携带二月京都的春意,奔走在回故乡的路上
他们说他们的故乡在蜀国、魏国和吴国
无限广阔的山河,朝代演变,多少兴亡多少国,你问我
我的国?我说,我的故乡不在春秋也不在大唐,它只有
一个称谓叫父母国。我的父亲当过兵,做过工,也经过商
我的父亲为我写过作文,出过诗集,为我鼓过劲伤过心
他说,你闯吧,父亲我曾经也梦想过闯荡江湖最终却厮守
一地。我的母亲年轻貌美生不逢时,以最优异的成绩遇到
“伟大”的革文化命的年代,不得不匆匆结婚,匆匆
生下我。她说,一生就是这样,无所谓梦想光荣
无所谓欢乐悲喜,现世安稳就是幸福。我的父母
如今在他们的国度里挂念我,像一切战乱中失散的亲人
我朝着南方的方向,一笔一划写下:父母国。
2007-2-16。北京。
捌
· 我性格中的激烈部分 ·
我性格中的激烈部分,带着破坏
和暴力,冲毁习见的堤坝
使诗歌一泻千里
滔滔不绝。我性格中的
激烈部分,一触即发
它砰的一声,首先炸到的
就是我
它架起双手,一脸冷酷
我一生都走不出这样的气场
它成就我生命中辉煌的部分
——诗歌!却拿走了
完整的躯体
我性格中激烈的部分
携带着我的命
一小段一小段
快速前行。
2007-9-16。北京。
玖
· 极地之境 ·
现在我在故乡已呆一月
朋友们陆续而来
陆续而去。他们安逸
自足,从未有过
我当年的悲哀。那时我年轻
青春激荡,梦想在别处
生活也在别处
现在我还乡,怀揣
人所共知的财富
和辛酸。我对朋友们说
你看你看,一个
出走异乡的人到达过
极地,摸到过太阳也被
它的光芒刺痛
2007-10-18。厦门。
拾
· 我 ·
那些毕业于新幽灵系的面孔,其中似有一个我
它们被从抽屉取出,和一干无躯人众挂在枝上
煎饼一样龇牙、咧嘴,微笑或哭泣,全凭他所
好。这些具备专制品质的游魂之脸,其色暗淡
其情妙不可言,仿佛满怀怨恨,又若心甘情愿
它们给予世界一种夜晚的背景,潮湿的火焰是
虚拟的,漂浮着撕碎的衬衫的线条,“想离开
这棵树,想找到通往自由王国的大道吗?”你
听到有人悄声询问,有人举起尚来不及被污蔑
的火把,你转过头去,与另外一颗头相碰,你
——你们——互相看见彼此变形的表情,恐惧
抓住了你和你的眼,已经多久了你们在这样一
棵树上麻木、僵硬,意识全无?骨头早已枯萎
或软化,已经多久了你们这些毕业于新幽灵系
的面孔看起来疲惫、无力,我不得不承认,我
也是其中一员!
2008-12-25。北京。
拾壹
· 菜户营桥西 ·
自此我们说,可以拐弯了,可以走辅路走路漫漫的路
其路也修远其求索也艰辛其情也苦其爱也累其人其物
不值一文其生已过半其革命已成功或尚未成功其遭遇
也丰硕也奇异也幸福也荒诞那么我们说,你还要什么
你,在路上的你,追赶时间的你,欠死亡抽你揍你的
你,女性主义的你,你还想要什么?
菜户营已到,这左一道右一道的桥嫁接在空中使平地
陡然拔高几米,你转悠其间自此我们说,可以安歇了
那些临近崩溃的楼层在夜晚换了面目,孤云缠绕某夜
我们看见月亮像白血病患者惨淡的脸凄清而哀怨某夜
凉风曝光了草丛中草拟的意识流我们在长椅上的幻想
那些过往的困惑因絮叨而成型而复活落迹于刹那光影
我们,在路上的我们,被时间追赶的我们,热爱活着
的我们,并不存在的我们,我们还能要什么?
2009-6-22。北京。
拾贰
· 鸦群飞过九龙江 ·
当我置身鸦群阵中
飞过,飞过九龙江。故乡,你一定认不出
黑面孔的我
凄厉叫声的我
我用这样的伪装亲临你分娩中的水
收拾孩尸的水
故乡的生死就这样在我身上演练一遍
带着复活过来的酸楚伫立圆山石上
我随江而逝的青春
爱情,与前生——
那个临风而唱的少女已自成一种哀伤
她不是我
(并且拒绝成为我)
当我混迹鸦群飞过九龙江
我被故乡陌生的空气环抱
我已认不出这埋葬过我青春
爱情
的地方。
2013-4-6
拾叁
· 篝火之夜 ·
为被激情点燃的树干斜立着
支撑它的是同样为被激情点燃的树枝树叶。
它们
构成了篝火之夜的一半。
河北平山,温塘古镇,残留的青春
啤酒,二锅头,窃窃私语的花生羊肉串
构成
篝火之夜的另一半。
燃烧黑暗的声音,噼噼啪啪。
纷扬的火星闪闪,瞬间前尘。
凝望中的眼,看到了泪水,和明灭的生命。
火
在不断添加的柴木中不断挺直不死的身躯
仿佛青春在自我注射的兴奋剂中不断雄起
——倘若你能拉来无穷无尽的柴木
我就能让火,无穷无尽。
但是火会穷尽这世上的柴木
恰如衰老,会赶走每一个人的青春
你跳过熊熊燃烧的篝火
把青春,永远留在火中。
2013-03-26
拾肆
· 故乡雨大依旧 ·
返乡的水
游荡在故乡的雨夜
返乡的水混同故乡的水
游荡在故乡
瓢泼的雨夜
雨夜中一朵朵伞花游动
每一朵都藏着
古老城市的泪滴因为这是
故乡的雨
故乡的水
因为这是离乡背井人羞愧的往昔
我肯定不是良家妇女
我肯定我不是良家妇女否则就不会
背井离乡
我应该守着故乡红砖墙和雨水浸润出的
黑褐屋檐
生一个女儿抚育她成长
生一群乱跑乱叫的梦想
看它们汹涌
看它们枯萎
我应该守着故乡红砖墙黑褐屋檐下的老父老母
牵他们度过旺盛的中年
牵他们度过衰竭的晚年
我应该守着故乡的荔枝、龙眼,和芒果
守着水仙、玉兰和木棉
守着榕树、樟树和槐树
守着地瓜和地瓜腔
守着我们的闽南语
但我没有
雨夜潮湿,苔藓潮湿
西桥亭旧壕沟已更名宋河
大通北黄江嫔已更名安琪
举着流水的雨伞行走在故乡的青条石板路上
故乡雨大依旧
故乡依旧
浇灌我,用有情有义的雨,用悲欣交集的雨
和水。
2018-6-2。北京。
拾伍
· 为白浮泉枯竭的水写一首诗 ·
有时
词语们会不告而别,离开你
究竟哪个时辰
因何缘故,词语离开你
你不知道
你坐在电脑前
对着空白的屏幕,手放在按键上
却叫不出任何一个字
这些组成诗句的字
就像白浮泉的水,已经干涸
曾经它们从九条龙的龙口
跑出
哇哇喊着
奢侈得用也用不完的水啊
被郭守敬牵出龙山
引入城内
成为大运河北端的源头
多么物有所用的水
不蒸发于提着光焰升落的日头下
也不渗入地底,去浇灌黑暗地母的饥渴
它们
参与了通惠河的建设,帮助漕船
直接驶入积水潭
多么热心肠的水!今天我站立你面前
却见你已无踪
你所栖身其间的白浮泉已成遗址
墙上的诗句
留下了你曾存活人世的证据:
凭虚喷薄泻飞泉,矫矫翔龙出九渊
我想我也要像那个姓崔
名学履的明朝书生,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我的灵感已经枯竭
我也要用我枯竭的灵感为你写一首
同病相怜的诗。